出国留学,就能拥有高配版人生吗?

发布日期:2018-07-24 15:16
1 zCw67waCee0FsVcWcyRhxw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题目为《什么样的人,才可以拥有高配版人生?》。

有趣!所谓高配,是怎么炼成的?自从2011 年独自闯到美国来,悠悠六载已逝,其中的酸甜苦乐只有自己知道。 很自然的,我联想到自己的留学经历和留美生活,我问自己,出国留学的我们,在发达国家学习工作生活的我们,就会拥有所谓高配版人生吗?


留学镀金 自古便是



文科生大概知道,中国其实是从清朝末年才开始送学生出国学习深造的,因为中国没赶上第一轮工业革命的班车,所以中国人穿着布鞋,草鞋走着走着,就落下资本主义国家开汽车跑的一大截。我想应该是从那时候开始,中国人开始出现了出国留学就是个光荣的事的思想。

因为你是去学先进技术和理论的,那一定学成归来时会成为个先进的人,对社会做出卓越的贡献。百年来,中国经历了风风雨雨,到今天,虽然各种海归熬成海待,出国留学的人还是自带一层光环,因为留学的地方还是集中在发达国家的高校,所以大家认为学习的也还是先进思想和先进技术。


不同的经历 造就不同的人生


 
那么,高配版的人和人生是什么样的?

有人说需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断精进自己,提升自己;有人说要有学习力,行动力,感召力,影响力;有人说要事业成功,家庭和睦,幸福感指数高;有人说过自己想过的人生,让自己满意。

我全部都同意,全部赞成。那留学过的人和没留学过的人对于过上高配版的人生,概率上有区别吗?

举个例子,一只在美国超市出售的烤鸡和一只在国内超市出售的烤鸡都不可能100%一样,那留学过的和没留学过的人能一样吗?你可能会说,那不是废话。世界上还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呢,每个人都一定是不一样的,这和留学不留学,可不可以决定你有没有更高概率拥有高配版人生,关系不大吧? 世界上之所以不存在两片相同的叶子是因为它们的生长环境和条件都有差别,吸收的水分,不同的土壤,甚至是光照的强度和长短都会影响叶子们的形状。人的性格,经历和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也必然会造就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选择 造就了不同的如今



记得在大三那年,大半班部分的同学都开始为毕业后的方向各自准备。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很迷茫,但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分成三类。一类准备考公务员或者考研,期望自己毕业后可以进入体制内工作或者2年后再考虑头疼的就业方向,这类人大部分追求稳定,属于不喜欢折腾或者还没想折腾;另一类是积极参加各类实习招聘活动,每天都被各类打工排的满满的,他们努力积累工作经验,希望在毕业前可以找到心仪的公司,毕业后顺利进入就业;最后一类大概就是我这样的,努力准备各类出国考试,上各种某东方等英语辅导机构,希望出国深造。

第一类是人数最多的,其次是第二类务实类人群,最后这类也是人数最少的,是被同学各种眼神注视的准备出国深造的人群。最后这类人群大多有一些硬件条件支持,自愿的或者被父母挟持的,去完成各自的或各自父母的留学梦。

记得刚来美国时,我时常在遇到各种生活困难,在面对各种超出自己当时能力范围的事情时抓狂,我一次一次问自己,留学的决定真的对吗?看见微博上家乡的朋友们晒出各种聚会和出游照片,心里嫉妒的牙痒痒的,恨不得马上回去加入他们。我为什么要出来这个陌生的国度,吃着自己做的难吃晚餐,面对各种生活不便和烦恼?现在回头看看,我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更加自信,乐观和坚强的人。如果没有留学生活的经历,我知道自己不会成长的这么迅速,也不会有机会走上一条不同的人生路。


不同的经历 造就不同的人生

自己决定出国留学深造的人,他们多多少少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可能是顶尖高校的学霸,拿全额奖学金去国外一流大学深造的大牛,可能是高考失利,希望去国外留学继续深造自己的学术涵养,也可能是单纯想走出国门看看,趁着自己还年轻,见证下外国的月亮是不是比较圆,试试自己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

无论出国留学的理由是什么,一个陌生的国度,陌生的环境,不熟练的语言和各种生活琐碎都会成为你快速成长的土壤。你在自愿和非自愿的情况下,需要适应独立生活的种种未知和挑战,需要让自己快速提高语言沟通能力来跟上学校的课程,需要自己租房,自己买菜,自己交各种账单,自己请刚相识的朋友帮忙等各种生活琐碎。这些生活杂碎看似不起眼,其实是对你独立处理各种事情能力的挑战,是你真正参与生活和对它加以规划的开始,更是对你眼界的开阔,让你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两点一线的生活,还有除了诗以外的远方。
 
出国留学的人有没有资格拥有高配人生的门票我说了不算,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留学生活的打磨,酸甜苦乐的留学经历,一定会是追求高配版人生引擎的加速剂,让想拥有高配人生的你,或许早一些到达你的梦想目的地。
分享到: